在這場浩大的知識舞臺上,學校領導和老師們都在積極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.革命傳統教育和美學教育,引導學生發現美。
美育方面,讓學生了解祖國悠久的歷史.燦爛的文化.先進的科技,廣闊的疆土.豐富的資源,喚起學生愛國情懷,也使學生了解自然景觀的歷史風貌、時代變遷、地理位置、結構特點、從前人的角度感受賞景,可以加深對其美學意義的理解,提高審美能力。
與此同時,每當新生入學時,老師們都要經常帶著他們去參觀校園,了解學校的昨天,珍惜今天,創造明天。美麗的校園成了學校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。
在審美教育中,環境美育是一項重要內容,它是否注重學校物質環境美化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,這與學校教育者的教育思想、審美觀念、審美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。為此,學校領導要從實際出發,因地制宜,優化校園環境美化,發揮其美育功能。
同時,開展美育教育,也應與德育.智育.體育有機地結合,互為補充,相互促進,以達到教育的效果。
學校歷史的確立,在堅持校史確定的原則下,進行校史征集,是一個基礎。在學校歷史的各個方面,系統全面、全面地收集大量資料,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評價,是校史館建設的前提。學校歷史的征集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:
1.檔案。檔案是校史資料的主要來源,其與校史館的關系十分密切。高等院校檔案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,不僅以傳統文化.教學管理.科研成果等主要內容存在,也記錄了各歷史時期師生員工的英勇事跡.記敘了高校在逆境中艱苦辦學的創業歷程.學校不求名利,為教育事業奉獻的感人事跡等。校史是校史的基礎和依據,校史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檔案資料為依據,而學校.各個方面的寶貴資料都存放在檔案中,其真實性得到了很大保證。再者,檔案是隨著學校的建立、發展和積累而形成的,它具有歷史繼承性;
2.榮譽和先進人物事跡的特點。收集校史館藏資料時,應向院系、黨政管理、校辦產業等有關部門收集資料,也是收集校史資料的重要來源;
3.老領導和校友。因為老領導和老校友閱歷豐富,甚至掌握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校史,他們的記憶就是一部活的校史。收集、整理、記載所掌握的資料,對于學校歷史館的建設十分重要。對舊校歷史的搜集,主要靠調查走訪和座談考察等方法進行。